有很多30-50歲的女性,身體沒有大毛病,就是常出現容顏憔悴、神疲體乏、容易感冒等癥狀。那么,針對這樣的情況,該怎么艾灸才能讓養生美容的效果達到更好效果呢? 其實,以上這些癥狀歸結下來就是六個字:陰陽氣血不調。
|女人:一個月分成四階段
中醫認為,陰陽氣血是人體的四大根本,陰陽乃生命之本,氣血乃健康之本。只要把陰陽氣血調理平衡了,不適癥狀也就消失了,這才是《黃帝內經》所說的“治病必求于本”。
那么,該怎么調理陰陽氣血呢?最科學的方法是:將一個月分成四階段,在每一階段,女性的生理狀態不同,采用的養生方法也不同。
第一階段:月經結束后的第一周
在月經結束后的第一周,女人的陰血損耗較大。故而,要以滋陰養血為主,給身體補充“陰”的力量,陰血充足了, 才能為下次月經夯實物質基礎。
這一周,建議艾灸照海、曲泉、三陰交。
第二階段:月經結束后的第二周
這一周,女性的身體進入到為排卵做準備的階段。
很多人之所以有多囊卵巢,就是因為卵子發育不好,無法善始善終地完成它的生命周期。直接后果就是:無法在經期順利脫落,導致身體積累很多發育不良的卵泡,干擾子宮的正常行為。
這一周,建議艾灸大椎、命門、關元。
第三階段:月經結束后的第三周
很多女性朋友在這一周都會性情大變,動輒發火,這是肝氣不舒的緣故。肝氣不舒就會氣滯血瘀,影響下周月經的排出。
那怎么辦呢?自然是疏肝解郁為主,同時兼以活血化瘀,將瘀血消融化解,等到月經來臨時,隨經血排出體外。
這就需要疏通沖脈。建議艾灸氣沖、會陰、太沖。
第四階段:月經期
大家都知道,艾灸可以行氣活血,讓經血排出更順暢,讓子宮內膜剝落得更徹底,從而避免瘀血、痰濁、囊腫諸多問題。那么,這一周是不是就要大灸特灸呢?
請大家務必理性看待!因為經期艾灸并非人人皆宜:
一則,經期是女人免疫力低下、狀態較不穩定的時候,此時艾灸可能引發身體的不適癥狀;
二則,經期艾灸必須因人而異,一般經期第1、2天不建議艾灸。
具體來說,下面4種人經期不適合艾灸:
1、本身經量過大的人;
2、灸后經量失控的人;
3、血虛非常嚴重的人;
4、陰虛非常嚴重的人。
相反,下面幾種人經期最需要艾灸,比如,患有子宮肌瘤患者、卵巢囊腫患者、血瘀之人、痰濕之人。
建議艾灸以下幾個治理血癥的要穴:膈俞、關元、血海、三陰交,再加上手臂池和腿部的足三里。
需要注意的是:中醫強調“因人而異,辨證施治”,故而,經期艾灸必須辨證分析,切忌盲目。
按照這些方法分階段艾灸3個月后,大抵可以陰陽平衡、氣血通暢。氣色變好了,人就能由內而外的變美。
艾灸戒律艾灸養生需遵循艾灸戒律,勿給身體造成新的傷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