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,冬天聽媽媽囑咐最多的,就是保暖,腳要保暖,身體就能保暖,腰部保暖整個人都不會畏寒,這些話既包括了媽媽對我們的關心,也說明了冬季腳部和腰部保暖的重要性。
實際上,隨著氣溫下降,很多時候一早醒來,不僅腳冷,心也跟著“寒”了起來,這時能泡個腳,別提有多舒服了。泡腳雖好,但也別忘了在里面加上一味“藥”——艾草。
對于艾草,中國人并不陌生,中國人的生活與艾草存在密切的關系。根據民間的傳統,端午節的時候,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掛上艾草,老一輩的人這是為了“辟邪”,當然,掛艾草其實是為了驅逐蚊蟲、凈化空氣。
此外,國內有很多專家經過研究,證明艾草煙熏對于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有很好的療效。那么用艾草泡腳,對于人體而言,到底會有什么作用呢?
艾草泡腳的作用
從中醫的角度出發,艾草入脾肝腎三經,具有溫經祛濕、散寒止血等功效。《本草綱目》對艾草的記載為:“艾以葉入藥,性溫,味苦,無毒,純陽之性,通十二經”,使用艾草泡腳,可以使體內十二經絡得到通暢,以此驅逐寒濕,當體內的寒氣被驅除,十二經絡又得到暢通,氣血自然暢通無阻,也因此,艾草被稱作是“醫草”。
雖然艾草泡腳作用很大,但是如果做法不對的話,反而適得其反。那么用艾草泡腳,應該怎么泡呢?
艾草泡腳,如何泡?
很多人用艾草泡腳的時候,都不注意方法,但如果水溫、時間等因素沒有控制好,泡腳的效果也不太樂觀。
艾草的其他用法:譬如現如今很流行的艾灸,用到的艾條就是用艾草制作而成的。艾灸能夠驅逐寒濕,通行氣血,緩解關節疼痛、肌肉酸脹等病癥,是一種很健康的養生方式。艾草不僅能夠用來泡腳,還能用來泡澡。將新鮮的艾草洗干凈,加入清水熬煮十分鐘左右,給小孩子洗澡,可以有效治療濕疹,還能緩解許多婦科問題。當然,艾草也是一種食物,在中國南方,艾葉粑粑是一種非常好吃的甜點。使用到的材料主要就是艾草、面粉和糖,不僅好吃又好看。艾草作為一種常見的藥食兩用的食材,在中藥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!